我的日本工作日誌之二~
【那些關於泡澡文化的二三事】
初到小木屋這裡時,小木屋女主人Kyoko用翻譯機問我月事什麼時候來,我有點嚇一跳,為什麼突然拿著日曆問我這問題,她說我生理期來的時候就只能使用家裡的洗澡間沖澡了,不能到房子一旁的SPA房泡澡,一開始我還覺得奇怪,不就是洗個澡嗎?為何特別這樣分?
當晚Kyoko特別交待我幾點開始我可以去SPA房泡澡,準備時我還有點手忙腳亂,有點不是很清楚哪些東西需要帶,然後Kyoko帶著我走進SPA房,這檜木浴缸會不會太大啦!我可以整個人在裡面伸直浮潛都沒關係,然後還有舒服的音樂不停地播放,浴缸旁有兩處沖澡裝置並配上木製水盆跟小木椅,只有客人沒有預約的時段,我們可以過來泡澡,基本上從我到這裡以後除了生理期跟某二天客人預約客滿,其餘時間天天泡澡呀!
當然我知道日本人是個愛泡澡的民族,來日本前閱讀一些文章,也大概知道如何使用,不就是先沖澡完再進入浴缸內泡到腦充血再起身,老實說我有些不習慣坐在小木椅上洗澡,不時地會一直站起來用水盆“強”身體,然後那舀水用的木瓢,直到今天我才正式啟用,我真的挺懷疑坐著到底要怎麼洗(我的意思是坐著洗不到屁股啦!),一直很納悶其實我直接使用那個蓮蓬頭直接沖就好,幹嘛那麼搞工,不過心裡面一直有個聲音說:「ㄟ~都來到日本了!我家沒有木製的水盆,一定要體驗人家的日常生活習慣,那才叫來日本!」,而且這SPA房看起來可以容納三四人,要怎麼在旁人目光下洗的優雅,真的讓我匪夷所思...
前幾天,這些匪夷所思終於讓我有機會”觀看“別人洗澡了(喂!),我是有受到邀請喔!前幾天小木屋主人的女兒回來住個兩晚,最後一晚約我跟一起工作的女大學生三人一起去泡澡,反正都是女生,想當初我也常常騎車到墾丁時特地會繞到四重溪溫泉區的大眾浴池,沒事在那邊脫光光跟一堆阿嫲小孩泡,心理上也沒什麼好彆扭。終於三人到了泡澡區,快速的脫衣服並坐在小椅子上認真刷洗,但...好像只有我無法全程坐著,兩位日本姑娘還真優雅順手快速的全程在小木椅上完成,當然還搭配三人邊聊天邊狂笑的噪音,果然...洗澡方式這件事還須得要從小開始訓練呀....(菸)
有一次Kyoko跟我聊到之前接待過一些來自中國的客人,他們使用完SPA房後將檜木盆內的水全部放光,而Kyoko在他們使用完後,準備也來泡掉一身的辛勞,一進入SPA房後,她對著空曠無水的檜木澡盆空瞪眼,她說檜木澡盆使用24小時持續過濾裝置,髒水會慢慢被排出,乾淨的水也一直慢慢的流入,不需要天天放掉澡盆內的水,那大概是兩三個日本浴缸尺寸大小的水。我也才跟她聊起在台灣或是在加拿大時,我跟家人的習慣並不是每天泡澡,主要都只是淋浴,泡澡好像是一些特別的日子才會給予自己的犒賞,而我們也喜歡在泡澡的水裡添加一些起泡泡的東西或是專門泡澡用的添加物,跟在這裡只單純泡熱水的感覺有些不同。我也開始好奇在這裡的家庭通常泡澡水都多久換一次,她說要看家裡的人數,有些只有夫妻二人在使用,泡澡水通常會放置好幾天再重新更新,每次使用時都有繼續添加熱水,而他們也會拿著水瓢舀起水來往身上沖。有趣的是,Kyoko說她到國外旅行時,都會很不習慣別的國家的浴缸,她說那樣的浴缸不夠深,日本人都是坐在浴缸裡泡澡,國外的浴缸比較像是半躺著的狀態,說到這裡就讓我回想起每次清洗小木屋內的浴室時,我好像都要特意的用劈腿的準備姿勢跨入浴缸內清洗,難怪我一直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又說不上來的感覺,就像我剛到加拿大時,也一直很納悶為何坐在馬桶上而我的雙腿還能晃來晃去的道理(加拿大人的馬桶比較高啦!),原來這些裝置的設計都來自一個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習慣而導致(咦?馬桶應該是身高的問題吧...)。
不過說真的,泡澡真的好舒服呀!以前平常每到晚上小腿肌肉都會酸痛的我,自從在這裡每天晚上養成泡澡的習慣後,似乎忘記這些伴隨的酸痛感,然後...皮膚...皮膚.....也變得比較有彈性,喔喔!也許回到台灣以後,我要來規劃一直放在陽台的那個澡盆每晚裝滿熱水,泡露天的啦!
當然我知道日本人是個愛泡澡的民族,來日本前閱讀一些文章,也大概知道如何使用,不就是先沖澡完再進入浴缸內泡到腦充血再起身,老實說我有些不習慣坐在小木椅上洗澡,不時地會一直站起來用水盆“強”身體,然後那舀水用的木瓢,直到今天我才正式啟用,我真的挺懷疑坐著到底要怎麼洗(我的意思是坐著洗不到屁股啦!),一直很納悶其實我直接使用那個蓮蓬頭直接沖就好,幹嘛那麼搞工,不過心裡面一直有個聲音說:「ㄟ~都來到日本了!我家沒有木製的水盆,一定要體驗人家的日常生活習慣,那才叫來日本!」,而且這SPA房看起來可以容納三四人,要怎麼在旁人目光下洗的優雅,真的讓我匪夷所思...
前幾天,這些匪夷所思終於讓我有機會”觀看“別人洗澡了(喂!),我是有受到邀請喔!前幾天小木屋主人的女兒回來住個兩晚,最後一晚約我跟一起工作的女大學生三人一起去泡澡,反正都是女生,想當初我也常常騎車到墾丁時特地會繞到四重溪溫泉區的大眾浴池,沒事在那邊脫光光跟一堆阿嫲小孩泡,心理上也沒什麼好彆扭。終於三人到了泡澡區,快速的脫衣服並坐在小椅子上認真刷洗,但...好像只有我無法全程坐著,兩位日本姑娘還真優雅順手快速的全程在小木椅上完成,當然還搭配三人邊聊天邊狂笑的噪音,果然...洗澡方式這件事還須得要從小開始訓練呀....(菸)
有一次Kyoko跟我聊到之前接待過一些來自中國的客人,他們使用完SPA房後將檜木盆內的水全部放光,而Kyoko在他們使用完後,準備也來泡掉一身的辛勞,一進入SPA房後,她對著空曠無水的檜木澡盆空瞪眼,她說檜木澡盆使用24小時持續過濾裝置,髒水會慢慢被排出,乾淨的水也一直慢慢的流入,不需要天天放掉澡盆內的水,那大概是兩三個日本浴缸尺寸大小的水。我也才跟她聊起在台灣或是在加拿大時,我跟家人的習慣並不是每天泡澡,主要都只是淋浴,泡澡好像是一些特別的日子才會給予自己的犒賞,而我們也喜歡在泡澡的水裡添加一些起泡泡的東西或是專門泡澡用的添加物,跟在這裡只單純泡熱水的感覺有些不同。我也開始好奇在這裡的家庭通常泡澡水都多久換一次,她說要看家裡的人數,有些只有夫妻二人在使用,泡澡水通常會放置好幾天再重新更新,每次使用時都有繼續添加熱水,而他們也會拿著水瓢舀起水來往身上沖。有趣的是,Kyoko說她到國外旅行時,都會很不習慣別的國家的浴缸,她說那樣的浴缸不夠深,日本人都是坐在浴缸裡泡澡,國外的浴缸比較像是半躺著的狀態,說到這裡就讓我回想起每次清洗小木屋內的浴室時,我好像都要特意的用劈腿的準備姿勢跨入浴缸內清洗,難怪我一直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又說不上來的感覺,就像我剛到加拿大時,也一直很納悶為何坐在馬桶上而我的雙腿還能晃來晃去的道理(加拿大人的馬桶比較高啦!),原來這些裝置的設計都來自一個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習慣而導致(咦?馬桶應該是身高的問題吧...)。
不過說真的,泡澡真的好舒服呀!以前平常每到晚上小腿肌肉都會酸痛的我,自從在這裡每天晚上養成泡澡的習慣後,似乎忘記這些伴隨的酸痛感,然後...皮膚...皮膚.....也變得比較有彈性,喔喔!也許回到台灣以後,我要來規劃一直放在陽台的那個澡盆每晚裝滿熱水,泡露天的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