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入冬後隨便就是零下的楓葉國,下雪後出門隨便踩就是白雪到小腿的高度,比較麻煩的就是走在街上,還需要注意別踩到滑冰,或是小心慢慢地走路,因為誰都不想要在這種冰死人的天氣滑倒,更不想要受傷進醫院等個天荒地老呀!
本篇就來分享一下在零度的戶外,該如何穿著吧!我想這對於許多還未到過下雪的國度的人們,應該挺實用的。
首先,要大概理解一下下雪有分乾雪dry snow跟濕雪wet snow,還有更淒慘的叫雨雪Sleet,最冷的就是雨雪,那種夾帶雨跟雪一起從天而降,不管你穿兩件羽絨衣,或是外面包層防水層,還是冷到骨頭裡去呢!而雨雪再誇張些,就是降冰雹啦!這大概是災難片的情景囉! 而濕雪算是比較小層度的雨雪,也就是降下來的看來是雪,但融化的速度比乾雪快,空氣中也會感覺有些濕度,若是雪降在外套上,也容易看到沒多久快融化的樣子。
而所謂的乾雪,是我最喜歡的冬天天氣,因為只要穿得夠暖,出門做事都不是問題,而降下來的雪落在外套或鞋子上,都像是輕飄飄的白色棉絮,踩在雪上也只感覺鬆鬆軟軟,融化的速度也慢許多。
所以外出時的裝備,就是要考量到當雪落在衣物跟鞋子上,要是融化且滲入的機能性。我覺得網路上都會有形形色色的一堆衣服雪靴廠牌,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時間還真不知怎麼挑起,只要掌握一定需考量到這個機能性,大廠牌或是在加拿大得大賣場找些便宜的靴子外套,穿起來都有這功能性。
安大略省因為有五大湖泊的關係,冬季的雪量實在很驚人,一天不剷雪,出門一定受阻礙,車子也開不出門,而走在路上,在剷雪車未經過的路,很容易踩入深到小腿高度的“雪路”,所以購入一雙具功能性的雪靴,真的很必要!不過這裡所說的雪靴不是那種澳洲著名的UGG,到了加拿大後我才感受到那類型的雪靴是室內穿的,要是穿到戶外,沾到雪的UGG表面沒多久會濕濕的,然後滲透到襪子去,那種冷實在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除了趕快回家取暖,沒人能夠幫你呀!
在有些大賣場,能夠找到這種鞋墊,若是覺得靴子不夠保暖,塞入此鞋墊的確有幫助到一些,至於是不是能撐到零下25度,我還沒測試到,目前我住的小鎮最低在零下15度,所謂的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聽說會在一月底跟二月間才會感受到。
這是我在二手店買到的加拿大品牌雪靴,鞋底都是橡膠防水的,內裡又有厚厚的毛料,又好穿脫,要價才五元加幣,建議初到加拿大的朋友們,先考慮跑多趟二手店挑衣物跟靴子,真的找不到再考慮買新的,只是二手價跟新的商品價格真的差很大呀!
如果只是出門步行,沒特別要從事玩雪或滑雪、登山等活動,我都只是穿著一條牛仔褲走透透,比較怕冷的人,會在牛仔褲內再加上一條long underwear (硬要翻譯成中文,叫長內褲吧!我真的不知道這詞有沒有中文的專有名詞),就是一種很薄很貼身的褲子,穿在裡層再套上外面的褲子,這樣的穿著能夠度過零下二三十度,目前我還沒使用到長腳買給我的long underwear啦!但長腳跟長腳媽有時候會多套上長內褲出門。另外還有個替代長內褲的方式,就是褲子內部套上一件褲襪,這方法超管用!記得以前在瑞士山上,我還只是穿著一條200丹尼的褲襪加裙子啪啪走呢!褲襪真的是神奇的保暖方式呢!
長腳買給我的美麗諾羊毛長內褲,兒童尺寸11-12歲,我一直吵著應該可以穿13歲的,長腳一直搖頭說:This is life... baby...
再來介紹一下從事戶外活動必須要有的雪褲!
長腳媽帶我去二手店找到一件兒童尺寸M的雪褲,長腳媽說這雪褲的牌子是挺好的一種,褲子看來還很新,要價3.49加幣,划算到長腳媽每見到朋友都特別聊起這件事情,每個朋友聽說到我用如此低的價格買到一個很好牌子的雪褲,都驚訝不已!
有了這件雪褲,可以登山,穿snow shoes遊玩,還能滑雪噢!
因為雪褲的表面質感,能讓待在褲子上的雪迅速滑落,不至於長時間待在表面並融化。
所有的雪褲都是胖胖的,倘若只計較穿起來一定要苗條好看,而嫌棄雪褲的版型,建議你還是別出門玩雪,一般的褲子若是沾濕後,等於穿著濕褲子處在零下十幾度的冷凍庫內,很冰呀!
再來談談外套,不管外套裡面怎麼穿,建議都是洋蔥式穿法,無袖或很薄的衣物在裡層,外面套一件針織衫,可以在進到室內後,若感到太熱,脫下針織衫都還不至於在朋友家覺得失禮。但一件保暖的外套真的很重要!沒有好外套,會讓你出門時覺得很困擾,套上一大堆厚重的衣物,在穿脫上超級不方便。
以下二件羽絨外套是我在台灣已買了四五年,又帶來這裡過冬的外套。好在以前在台灣時,因為工作地點太遠的關係,每天至少有三小時要坐在機車上,所以挑羽絨外套時特別用心,千萬別購買台灣品牌的羽絨外套喔!大部分表面都不具防水性,在大雪的天氣很不夠耐呀!
如圖下黑色Zara的這件,其表層具防水效果,落在表面的雪也容易滑落,是我目前的萬能外套呢!
我覺得在此要特別提醒一下,手套還是來到加拿大再買好了!我從台灣帶來的手套都沒辦法在這種冰凍的天氣撐太久,下圖中黑色的手套是滑雪專用的,二手店找到,要價三元加幣,然後當然是小朋友的尺寸,而紅色楓葉的手套,是我的聖誕禮物之一,長腳的阿姨送給我的,是Hudson's Bay這個牌子,長腳說此牌子是加拿大的老牌呀~品質保證!
這雙靴子是長腳媽第一次陪我找靴子時,在二手商店看到並買來送我的,穿起來很暖又有型,但唯一的缺點是底部不耐滑,走在結冰的道路上沒那麼方便,正在考慮想購入“冰爪”也就是加在靴子底下有釘子的鞋套,但穿著這種鞋套就要小心踩在室內的木板,容易在木板上刮出許多痕跡。
這個就是加在鞋底的冰爪,日前在大賣場看到約10加幣一雙。
這雙馬克森Mocassin是手工鞋,馬克森是北美的原住民所穿著跟縫製的鞋子統稱,我已經有雙外穿的馬克森短靴,在台灣行走了二年,依然很耐穿,不過那雙只適合在加拿大的夏天穿著,冬天很不適合。上圖這雙是今年長腳妹送我的聖誕禮物,底部為厚厚的好幾層真皮縫製,是室內穿著用,我發現大部分在加拿大的室內所穿的鞋子,不會看到夾腳拖這種東西,不穿鞋的人也都套上襪子啪啪走,有的人會有像樣一點的室內鞋,如這雙馬克森,倘若要到朋友家拜訪,大家都會帶這種鞋子出門,到朋友家時換上。
這雙超級暖的室內鞋是長腳阿姨送我的~因為是小朋友的尺寸,整個顏色跟樣式還真是可愛啊阿啊!
除了以上介紹的保暖物,出門一定要帶毛帽,不然一直被冷風襲擊,回家會偏頭痛喔!
而有關毛帽的形式質料,個人的測試是不管薄的厚的都行,主要看個人的喜好跟方便性而定,目前我戴的毛帽都是來自台灣,那種隨便路邊攤賣的,但要挑選戴上時能遮住耳朵的形式喔!耳朵在戶外較無感,但忽略這部分的保暖的話,試著想像結凍的耳朵在雙手一揮掉下來的情景,很恐怖捏!
而有關毛帽的形式質料,個人的測試是不管薄的厚的都行,主要看個人的喜好跟方便性而定,目前我戴的毛帽都是來自台灣,那種隨便路邊攤賣的,但要挑選戴上時能遮住耳朵的形式喔!耳朵在戶外較無感,但忽略這部分的保暖的話,試著想像結凍的耳朵在雙手一揮掉下來的情景,很恐怖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