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楓葉卡到手!
除了我瘋狂尖叫,長腳一家人也超開心的!
再也不用每天一直確認信箱有沒有我的信,也擺脫了這週緊張的陰霾~
原因是這樣的:
距離我登陸加拿大的時間,已經過了二個多月之久,但依照官方顯示收到楓葉卡的工作日,已超過好多天了!上週很擔心的上CIC官網確認住址,傻眼的還是依然見到官網秀出錯誤的地址,而我已經在三週前做出更正申請的舉動了,擔心之下在官網搜尋不到CIC辦事處的電話,上網找他人詢問到的號碼打過去,接電話的專員卻跟我說他無法幫我查,講了一堆五四三的加拿大法律怎樣怎樣,不能任意調動個資啥的,我又再次的問他能否給我另一支電話號碼,我的問題真的很需要talk with somebody。
結果拿到了這支電話號碼:1 888 242 2100
前面有很多語音關卡需要耐心的聽,邊按數字鍵,好不容易聽到”想找專人協助請按0“,整個心跳加快!電話那頭的人員很有耐心的聽我說明住址的問題,跟我確認他們之前有收到我提供的新住址了,然後信件又再次寄出,原則上5-10天左右我會收的到楓葉卡。
加拿大不如台灣在郵件上的傳遞快速、安穩送到手、容易追蹤,國土大的壞處又加上冬季遇上大雪暴,很多路都會封閉的條件下,郵件的傳送實在有夠慢,更詭異的是如信用卡、護照或我的楓葉卡這類重要文件,寄出的相關單位竟然不會特地使用“掛號”這類必須要本人簽收的功能寄信,除了加上如此簽收功能的郵資超貴的原因外,(上回我寄出一封附帶此功能的信件郵資為30加幣)我還真不能贊同這樣重要的信件是由走路送信的郵差,連同一堆廣告卡片信件一起投入郵箱,啊.....要是住址寫錯,護照跟卡片不就送到外人手中?
會提出這一點,是因為今天我在二樓的窗戶,看著遠遠朝我們家走過來的郵差,將一大把的信件直接投入我們信箱便走了,當時我還有些失望的下樓,以為沒有特別敲門要簽收,就是卡片還沒到的情況,沒想到卻在一把卡片中,看到收信人寫著我的姓名拼音,那時才心跳加速的拆信封呢!
拿到的楓葉卡使用的是我從一開始申請時遞出的照片,關於照片這件事,又有個小故事了!
去年在我遞出申請文件之後的一個月,CIC官網上將PR卡片所需要繳交的照片規格更改了!當時我在一些論壇內也見到跟我同時期遞出申請的人們討論到是否日後需要補繳,眾說紛紜,官網上也沒有針對此事再做解釋,只好默默地先等待一關關漫長的審核再說,但當我拿著移民紙在機場做登錄的動作時,辦事人員都沒有跟我提到照片的事情,過了一個月,我收到CIC要我補寄照片的e-mail,只好花錢花時間的趕快處理寄出,可是.....這張楓葉卡,還是使用的是舊照片呀!感覺有被耍到,那封信好像是來亂的!
卡片背後還有標示我身高多少,眼睛顏色是黑色....等資訊,跟台灣的證件好不一樣噢!
對了!附上的這封夾著卡片的官方信上,竟然還是那個錯誤的地址,一整個頭昏腦脹的直喊:Oh~~~Come on! CIC!!!
值得一提的是,我發現持有楓葉卡的居留時間的條件有縮短呢!日前我知道的是五年內要待加拿大三年半多的樣子,可是這封信上顯示730天,也就是二年!每張楓葉卡持有的時間是五年,但是在持有卡片的第四年半的時候要趕快申請換新卡,一規定是在到期日前六個月前要申請,但申請換卡時,審核的條件也包括要審核實際住在加拿大的天數(他們真的會依照護照出入境的天數去一一扣除呢!)在提出申請日開始往前算,不合天數的規定時,也就代表沒有資格再繼續持有卡片,那居留的身份也會因此有所改變。
不管怎樣!這篇是報喜文!終於完成了依親居留的所有關卡!
當初也發願,在我拿到卡片以後,要來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申請的心路歷程,提供給日後想申請的朋友們一個參考,想當初自己一人默默在網上爬文做功課,將所有相關的文章看盡,卻還是有許多複雜的細節跟關卡要自己慢慢解決,而有些資料又非常舊,官網表格常常在更新,辦事處不會針對個人剛申請時的問題作細節的回應,更不用妄想寫信詢問,回信永遠都是官方的制式信,CIC也都將所有大家可能遇到的問題寫在官網的Q&A,整個就是“請自己查詢,自己閱讀,我們寫的很清楚”的心態,連長腳這個母語為英語的老外,在我秀出官網給他看的時候,他的腦細胞也瞬間凍結,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處理申請的手續,還跟我說:「ㄜ...我明天再看好了! 」聽了以後,我心一橫,心中下個決心:「老娘自己逐字翻譯應該比問你還快!」
接下來....約有一個多月,每天我都抱著一堆印出的表格、說明...等英文文件到學校,趁著教學間的下課空擋及中午休息時間,細看每則文鄒鄒的官方條例跟說明,一邊上網從許多人的經驗、問答中,歸納出一些筆記,最終送出一疊一公斤的文件,寄到加拿大來審核。
噹鐺鐺!現在回看這些當初寄出的文件照片,還真有種如寫完論文的成就感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