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0, 2017

2017在加拿大新年揮毫寫春聯

每年過年,我會有寫春聯的習慣

而今年中國新年,在加拿大的小鎮Owen Sound,這個比起大城市而言,華人為少數的地方,舉辦中國新年的活動,較沒有大城市那般的熱鬧,不過鎮上幾個華人,還是熱心的經營著,今年為第三年在Grey Roots Museum及鎮上的Tom Thoson Gallery特別為中國新年舉辦相關的展覽及workshop還有些介紹文化的活動。

我才剛搬到鎮上三個月,除了家人的朋友,認識不到幾個新朋友,更別說在寒冷的冬天,沒事出門去認識人,在街上聊個天,前陣子閱讀了一些鎮上有關新年的活動,自己主動寫訊息詢問來自香港的主辦人,沒想到在同個時間,收到在City Hall辦事處其中一位經營市區活動的人的e-mail,這位朋友是長腳爸媽的朋友,因緣巧合之下,三人決定一起出來見面喝茶聊天,然後關於安排寫春聯的活動,就這樣安插進去了,突然覺得由台灣這個地區,寫春聯寫到加拿大來,然後要在美術館大廳寫,爾後還要在早上的opening活動,在台前跟一堆人介紹我寫的春聯的意思,及簡單介紹台灣的新年習俗,感受很深刻呢!

話說,要用英文解釋對聯的意思,其實挺難的,又要考慮自己發言的時間長短,重點式的說明,又一方面以文字學介紹字型,話語脫口而出的時候,腦袋根本來不及檢查文法對不對,不過,看到台下一堆人邊聽邊大笑,覺得挺新鮮有趣的!

以下照片是一位來自中國的朋友,幫忙我拍照的,明年新年我還會回到鎮上,一定還是會參加這個活動囉!






Sunday, January 29, 2017

好用的線上查簽證的網站

今天很開心的能夠用視訊跟目前住在墨西哥的西班牙籍的朋友聊天,他是我在台灣第一個認識的外國朋友,後來竟也成為我跟長腳的月下老人,是他牽的線讓我遇到真命天子啦!

好像有點偏題了....其實我是想要介紹一個好用的網站,有關長途旅行的準備,或是旅行中突然想去某個國家,但不確定台灣護照是否能夠有落地簽、免簽證、電子簽證或是必須一定要親自跑辦事處申請的簽證....查詢簽證這件事,對於單次只去一個國家又回到台灣的人較不成問題,但是對於一個一去就要一個月以上甚至一年的背包客而言,簽證就是個需要花時間擺平的東西,尤其對於一個早已不在國內的人而言,有些簽證需要親自跑辦事處辦理,在國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著實讓人頭痛不已呀!

今天跟這位西班牙朋友聊天後,長腳跟我有個想再跟他見面的念頭,因為我們早已訂好去瓜地馬拉的機票,所以正在考慮不妨從瓜國坐巴士到墨西哥跟朋友見面,而我也開始頭暈一下,墨西哥.....這國家好像不在免簽證還有落地簽的外交部list內,一上網查才看到若持有美國紙本簽證(ESTA電子簽不算,是商業用途的那種紙本簽證,要價五千多元台幣)可以免簽入境墨西哥,或是親自到駐加拿大的墨西哥辦事處申請簽證,想到這裡....我頭皮開始發麻....去多倫多要開車三小時呀!
但我突然在維基百科看到:“持有加拿大、美國、歐洲申根國家永久居留證的人,可以免簽入境墨西哥。”噢喔噢喔噢......聽起來好誘人,可是很不確定,外交部的網頁上沒有寫啊阿啊!查找一堆論壇,還是讓人很不放心,畢竟簽證這件事情,說變就變,去年跟今年有可能就一個大改變了!看看人家哥斯大黎加就是個最近的例子,台灣沒有申請哥國簽證的辦事處,必須送件到日本跟新加坡捏!但在去年底,哥斯大黎加開放給台灣免簽了!我也剛好在開放的前後幾天查資料,深刻地感受到,外交這件事,說變就變呀!

又離題了!反正我查來查去覺得很困擾,赫然發現這個網站,超好用啊!輸入自己的國家,點上有Permenent Resident Card,然後所有的資訊詳細的秀出來!我也用同樣的方式,尋找別的國家,例如印度,除了告訴你細節還會秀出申請電子簽證的連結捏!

Anyway, 這網站叫VisaHQ,網站連結在此:


順便放上查詢墨西哥簽證結果在此,反正我不需要浩浩蕩蕩飛奔去多倫多辦簽證了,只要帶著楓葉卡跟台灣護照,可以免簽入墨西哥了!

突然發現....這是跟長腳結婚的好處噎(誤)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7

邊旅行邊省錢邊打工換宿

Who doesn't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誰不會想環遊世界?
但是想到機票錢、旅費等等費用的事情,這個環遊世界的夢就退縮了三分之二。
有的人更煩惱的是語言溝通的問題,關於這部分是屬於另一個層次的問題,在此篇文先省略不談。
此篇文章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小小經驗,關於省旅費而使用的一些網路平台,使我在住宿的部分省去許多,而有些地方利用打工換宿,除了住宿免費也還能夠包三餐,又能親近當地居民,對於想深入文化且真正親身體驗當地生活的traveler 而言,真的是個難得的經驗!
網路上關於提供換宿這樣的平台也越來越多了!零零總總的層出不窮,在此我就介紹幾樣自己平常所使用的平台就好。

1. Couchsurfing 沙發衝浪網站

https://www.couchsurfing.com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網站,在此建立一個個人的檔案,然後能夠在此瀏覽全世界各地跟你一樣想藉由沙發住宿的方式交朋友的人。我在六年前加入此網站會員,當時的沙發衝浪網站也已經經營好幾年的時間囉!記得第一次加入時會付一點點的費用(印象中好像台幣花了六七百的樣子,是入會費,此費用會捐給慈善機構)然後所建立的ID終身使用,個人覺得很划算,可以讓你旅行的時候,省下高額的旅館錢,其實很值得。
   不過就我個人在此網站使用的經驗而言,在建立一個誠心誠意檔案(如自我介紹那些)上需要認真的撰寫,在網路平台上,對於要不要Host你,讓你住在他家,是一種直覺判斷的問題。試想當一位從未謀面的外國人,只單憑你的照片、自我介紹、撰寫的句子風格....用直覺去判斷你是不是一個好人,或是值得信任你住在他家的人....光這部分,你不好好認真下功夫的介紹你自己是不行的。
    基本上由於此網路平台是提供免費交換的概念,所以再發訊息詢問有沒有沙發能借住的部分要很有耐心,我常常一發就是三封五封的信,有時發了十封只有一個人會回應,必須花點時間瀏覽許多個人資料。而有一部分需要注意,沙發衝浪隨著經營的時間越長,在裡面假藉沙發衝浪名義而換取免費的One night stay的人大有人在,不要講女生要小心,其實在裡面有性需求的女性也挺多的呀!男生也要注意咩~這部分的文化思想沒有對錯,全在於你自己要認真的瀏覽對方資訊跟曾經住宿過的人所給的評價,有時從對方檔案裡的自我介紹使用的句子風格去判斷容不容易相處等。(就像我們用中文寫文章,能夠從一個人的文筆判斷他是不是個自大、驕傲、詭異、幽默....等個性)

這個沙發衝浪網讓我走了一個月的歐洲跟一個月的東南亞,睡了很多沙發,認識很多朋友,對我的窮遊挺有幫助呢!
這是我的檔案界面大致看起來的樣子,自我介紹就不奉上囉~


2. HostelJobs 青年旅社工作

https://hosteljobs.net/

這個網站是免費建立檔案的,這裡包含全世界的青年旅社想找人打工換宿,有些工作還有付打工的薪水噢!不過要注意的是,薪資所得這件事要看當地所得水平,若是見到有些國家所付的薪資不到台灣時薪的一半,千萬別抱著嫌棄想法看待,尊重當地文化及認同其生活形態,我們還不夠認識這個世界,很多國家的人民一個月薪資所得也才只有台幣幾百塊甚至更低,基本上透過這個免費網路平台,能夠有機會找到有緣的人願意聘請你到當地工作或換宿,已經對於你的旅行有部分的贊助了!
這些紅點都是有在此平台提供徵人的青年旅社

3. HelpX 一個打工換宿的網路平台


基本上這是一個需要付會員費用的網路平台,由於屬付會費的機制,網上提供的資訊比較不會有假訊息,能夠較安心的搜尋僱主。一開始加入建立個人檔案時,你可以決定要不要付費,這個平台能夠免費建立個資,也能免費搜尋看到各地的僱主,但是若有興趣想進一步聯繫時,只有付費的會員能夠看到僱主的聯繫資料。
我在2011年時就已經建立ID在裡面了,但當時還沒有真正想聯繫裡面的僱主,直到今年需要跟長腳世界走透透,因此最近才決定付費,所付的金額有分幣別,有美金、歐元等,請自行換算匯率,看看哪一個幣別對自己比較划算,然後付費可以透過PayPal 也能選擇單純使用信用卡付費,我前陣子才剛付錢,所以還記得自己選擇歐元20的選項,台幣花了七百元左右,每次付費能使用二年,老實說我覺得挺划算的!
左邊有秀出許多國家提供幾個僱主資料的數據

由於我跟長腳今年鎖定在Permaculture農場的換工,而我們會循著美洲的路線往南走,一路上經過中美洲再南美洲的方式,也不得不讓我們注意落腳的地點是不是順路的,目前我們已透過這個網站平台,確定幾個會待上二週以上的地方囉!

有些有機農場所提供的打工換宿機會是需要付一點點住宿費的,費用通常比住在青年旅社、飯店還要低很多,能不能接受此條件就要看個人,所以需要仔細看清楚介紹或寫信問清楚,以免到時引起一些誤會,在旅途中會成為一種負面能量,使得旅行的時候很不開心。


Monday, January 9, 2017

加拿大的牛奶包裝

來加拿大的朋友,若是有空到大賣場,請注意尋找袋裝的牛奶!
第一次看到這袋裝牛奶是三年前,當時我以為全北美包括美國都有這種包裝,薄薄的塑膠大袋子裡面,有三大包塑膠袋裝的牛奶,號稱比盒裝牛奶便宜又好喝(好不好喝我沒試,我對牛奶過敏),這是家庭號的牛奶呀!因為我不太能喝牛奶,所以我不太知道口味如何,但看到此包裝用軟塑膠袋這樣包起,還真的有感到驚訝!

直到去年底移民到此,出入大賣場的次數多了,長腳有次跟我提起以前爸媽的美國朋友來我們家,打開冰箱取牛奶時,見到這樣一包包的塑膠袋裝牛奶,馬上說:What the fuck... What is that? 長腳說在美國沒有這種包裝,只有加拿大有。
我這才知道,原來袋裝牛奶是加拿大的特產呀!!!太詭異了!

看看這些袋裝牛奶,很容易銷售一空呢!


長腳很開心地抱著牛奶,一旁桌上的藍色附提把的水壺,是專門裝袋裝牛奶用的器具,把袋子放入,瞧了一下形狀,在袋子邊剪個孔,家庭號牛奶是也!每一大袋會有三小袋在內,另外兩袋塑膠袋牛奶就會平擺在冰箱內,排隊等待飲用。

看看長腳多愛袋裝奶呀!他一直說便宜好喝!
我想比較多的成分是,他為這是加拿大的特產而感到驕傲!

Got Smart Serve card!!!

上週還在美國的時候,長腳媽特地寫訊息跟我說我通過Smart Serve的考試囉!

關於什麼是Smart Serve,在本篇文我有詳細介紹:
http://raquelltravel.blogspot.ca/2016/11/smart-serve.html

當初參加這個培訓課程,是聽大部份在我身邊的人說倘若想在餐廳工作,最好要有張這個証照,因為大部份的餐廳都有賣酒精性飲料,有了這張証照就等於你在台灣應徵外語相關工作需要附上一些英文檢定證照的意思,尤其在安大略省,在酒精類的買賣相當嚴格,除了吧台、點菜時也賣酒的服務生必須具備,任何場所只要有酒精類飲料出現,所有服務的人員必須要有此張證書,就算你不是直接接觸販賣酒精類者如店長、經理等職位都需要有Smart Serve培訓跟通過考試呢!安省嚴格到倘若你租賃一個戶外場地做活動,只要活動裡的飲料有酒精類,都需要申請執照以及提供Smart Serve的證照才得以允許,想想我們台灣啊~平常隨隨便便的,這方面倒是給予人民很大的方便性呀!喔!對了!在加拿大街道上邊走邊喝酒是會被罰錢的噢!罰金200加幣呢!

那麼再繞回我考試的細節好了,當初參加Smart Serve的培訓課程,整整花了一天,中午只有20分鐘休息吃午餐,然後又回到閱讀、討論、作答的課程內容,對我而言根本就是一整天的“全英文課”,除了有很多專業詞語要搞懂,然後還要很快腦力激盪的回答老師問題,當天老師又一直點我的名字,可能我是在一群白人裡唯一的亞洲面孔,乍看之下有夠明顯的。
課本的內容又超多,一整天其實根本看不完,老師導讀的速度很快,有好幾頁就是叫我們快速翻過,到下一個主題開始,然後課程結束之後來個筆試,老師說的很簡單,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寫考卷,而這次沒通過,還有一次重考的機會。題目敘述很會繞圈子,答案又充滿一堆陷阱,雖說open book考試好像很簡單,但題目有好多情境題跟歸納分析的題型,尋找答案還真不容易,除了要搞清楚英文在說啥,我還要來回想好幾次答案的真正意思,我本來以為應該只有我做答最慢,沒想到幾乎所有上課的人交卷的速度跟我差不多,記得當天回家後,我把課堂內練習的習題給長腳媽看,她也想了很久不是很確定答案,而我則是累癱了,晚上一點都不想閱讀英文相關的東西。

過了三周後,我接到通知需要再重考一遍,一整個超級焦躁,重新再把書拿出來翻,把所有在課程上沒做完的習題都做過一遍。隔天到辦公室重考時,老師跟我說有些問題是複選題,可能會有二三個答案出現....啥?!第一次的也是嗎?我第一次考試時把全部的題目都當做單選題噎!可惜的是我無法看到第一次作答的成績,教師只負責在我們考完後將所有答案卷交到多倫多的Smart Serve辦公室改考卷,然後只接到通知誰有通過,誰要重考的訊息而已。

啥?!我超想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啊!

但知道了也沒用,重考的試卷的試題幾乎跟第一次考的題目不同,印象中只有五題有重複到,這次我小心翼翼地作答,來回檢查好多次,仔細的看哪一題需要復選。

記得當天腦力疲乏,回到家後直喊像經過一場英文檢定的考試一樣,疲累的問長腳:「吼!沒通過的話,我以後還要再報名參加嗎?好煩啊!」長腳說:「恩......你可以不要.....可是這個證照就跟考駕照一樣,是我們全安大略省要求要有的,是很重要的證照,有的話應徵工作上會比較容易些。」
也就是.....他還是希望我可以有這張証照啦!

又過了三週..... 我終於通過了!!!當時在美國Tommy家大聲歡呼呢!

到手的卡片~熱騰騰中!

Sunday, January 8, 2017

製作Chai tea茶包

第一次喝到Thai tea,是在幾年前朋友Skyler的介紹下初飲,當時一喝驚為天人!如此以紅茶為基底的茶,配上許多香料、薑及肉桂,喝起來暖胃又舒服,每次只要有點小感冒,腦海中一定念著要喝這種茶,當時上網查找並且也在許多賣場店家搜尋,在台灣還真的買不太到Chai tea茶包呀!網路上有一些自己配方能夠自己煮,但是每次煮了一大鍋,一時喝不完又冰起來的感覺,就是沒有那種隨時想喝熱茶隨手一泡的方便,思考到茶包不占大空間又輕,好幾次一些外國朋友回國,我會請他們幫我帶一盒茶包,有些知道我喜歡Chai tea的外國朋友還會特地當做禮物送我,前兩三年回加拿大時,我還會瘋狂的購買好幾盒帶回台灣呢!帶到學校隨手一泡,暖暖的胃感到很舒服呢!

這次收到滿滿的聖誕禮物其中之一,就是製作Chai tea的所有香料跟茶葉,長腳特地教我如何自己一次做出好幾個茶包,而有關此茶包的製作方式出處來自此網址:

材料有:
12 green cardamom pods

1/2 teaspoon whole red peppercorns (optional)
1/2 teaspoon whole black peppercorns
1 tablespoon fennel seeds
1/2 teaspoon coriander seeds
1/2 teaspoon whole cloves
1 4-inch cinnamon stick
3 tablespoons chopped candied ginger
1/2 cup loose black tea

其實就是每個香料都一茶匙的概念,懶得計算分量的人可以這樣使用,然後紅茶業要放很多喔!


先把每樣香料碾碎切碎



將全部香料放在碗內後,攪拌後放入烤箱烤五分鐘,350度華氏。
烤完後放涼,在一小匙的慢慢裝入茶包內,平常可以利用一小時的時間做好一個月份的茶包(如果跟我一樣幾乎每天喝上一杯的話啦!)

做出來的茶包比市售的還要新鮮又香噴噴捏!還能包裝好當禮物送人噢!

Saturday, January 7, 2017

北美鄉村文化:拍賣會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參與拍賣會,但是我第一次搞清楚拍賣會場的遊戲規則。
首先進入會場時,會有個登記服務台,給予一些基本資料讓服務人員登記完後,他們會給予每個登記的人一個手寫的號碼牌,接下來可以拿著此號碼牌到每一場拍賣區域跟人競標,我覺得在北美的鄉村地帶,拍賣會的擺設跟辦活動的方式很浩大,每個人都似乎很清楚在這麼人擠人的大倉庫裡的遊戲規則。
長腳阿姨很愛參與拍賣會,因為在拍賣會場有超多古董好物,常常以驚人低的價錢成交,今天我所參加的這場,由於物品超多,從早上十點開始進行到下午二點還沒拍賣完,我問長腳阿姨有關沒拍賣完的東西怎麼辦,他睜大眼睛說:『他們必須要賣光!所以價錢就是會壓低到某個程度,看看是否有人還有興趣,等到有人舉手,價錢又往上標高一些,若是沒人喊,就以第一個舉人的人標到,要是有人舉手,由價錢高的人帶走。』
所以....常常會有一把古董椅用兩塊錢買到的經驗在此發生!
以下附上我們所參與的這個拍賣會的網址,地點叫Rockford Auction Center


這個大倉庫內有三個區域,主持拍賣的會有二個人,輪流喊數字,一旁會有一個人在一旁快速的在電腦上Key-in,而這些主持拍賣的人都是經過專業的訓練,有專門訓練Auction的學校,當我第一次聽到這種事情時,感到挺新鮮又驚訝,因為這些人一喊數字時的那種哇拉拉拉呼溜溜的速度,讓我一時難以分辨他們在說啥蜜,今天好不容易聽到一個年輕小夥子咬字較清楚些,我終於可以聽到十元、25分錢等數字了!
以下這個影片是有關主持人嘩啦啦一堆講出數字的樣子~超驚人的!








人群會跟著拍賣主持人一起移動,當此區域差不多賣光時,會慢慢往一旁移動,一路清乾淨在賣場中的商品。

長腳阿姨說拍賣會的文化已經很久囉!很久以前的人會在一間房屋外面的草地,穿著稍微正式些的競標所有的物品,直到賣光所有房屋內的物品,而這些物品都來自許多人家中一些不需要的傢俱或小物,倘若有些人想搬家,會打電話叫這些拍賣場的人們過來家中搬走不需要的物品,而通常都是以極低的價格成交,再帶到此拍賣場賣給需要的人,此種愛用二手物品的文化,早已從鄉村生活深植於每人的心中呀!這也難怪這裡的二手店特多並經營得有聲有色呢!因為人們不會執著一定要使用新的物品呀!

除了此種拍賣傢俱古董、畫、珠寶的場地,記得夏季的一個鄉村市集中,有個很大的倉庫是專門拍賣農場動物的地方,第一次去時跟長腳媽坐在椅子上,觀看沒幾次就進來五匹馬,四頭牛,七隻羊....等等的有趣現象,在台上的主持人就如影片中的人一樣,嘩啦啦地說一堆,速度快到長腳媽也會聽不清楚數字,而在場中都會小心的不要亂舉手,沒有人想沒事帶一堆牛回家呀!Anyway,有空到北美洲,記得搜尋鄉村地區的拍賣會場,絕對會讓你找一堆寶物帶回家!



農場動物拍賣會

Friday, January 6, 2017

美式文化體驗:獵槍打靶


到了美國拜訪Tommy跟他弟弟後,他們很快地幫我們安排三天兩夜的美國體驗行程,第一晚帶我們到美式酒吧吃晚餐,我跟長腳見識到了美式餐點的巨大,我已經覺得加拿大的餐點很大了,沒想到美式餐點比加拿大還大,根本是給巨人吃的!三個大男生竟然在我面前說快吃不下了,Tommy竟然還外帶吃不完的部分回家,而我點的是Pita,餵飽了車程快六個小時還沒吃飯的自己,Tommy則很驚訝的看著我吃光這巨大的餐點。




第二天我們繞了底特律城市一整天,有關底特律的遊記,我另外寫了一篇在此連結:

第三天早晨, 我們有了很特別的美式文化體驗,就是持獵槍到國家公園打靶,這是長腳第一次拿槍,我的第二次持槍,而為什麼說是美式文化體驗,我在台灣的時候,常會從一些不是很清楚加拿大的人們口中得知“美國與加拿大的文化一樣”,甚至有人還以為加拿大人可以隨便買到槍,家家戶戶都有槍,可是當我來到加拿大後,或是以前從美國與加拿大朋友的聊天中,慢慢地感覺到這兩個大國雖然都在北美洲,但有許多文化、生活習慣、英文單字拼法、人民的個性....差很多!而持槍的部分,差別更大,就加拿大的一般民眾而言,只有獵人能擁有獵槍,而成為一位獵人沒有那麼簡單,要通過一些測驗跟到一些地方受過訓練,考獵人執照,每支獵槍都必須登記並擁有證明,光這部分就跟美國有很大的不同,Tommy的弟弟開始玩鎗時約十幾歲而已呢!但這裡我並不想去討論哪個文化的好或壞,只是說出美國跟加拿大真的很不同的點。

在美國的便利商店看到這頂帽子,打獵文化深根在美國的每一處呀!

老實說當我看到這種週報時,感到很不舒服..........

這是在美國的便利商店看到的大包裝的煙草,包裝的大小如家庭號的卡迪那薯片一樣大啊!這裡什麼都大,什麼都不奇怪!

接下來介紹我們在第三天早上清晨的射擊體驗吧!首先先在家中做些準備,當天早上零下七度,打靶的地方是在公園的射擊區,由於會待在戶外好一段時間,我們四人都要穿上最保暖的裝備。
Tommy的弟弟拿出三把獵槍,準備教我們如何使用

在去打靶的路上,Tommy跟他弟弟說要先去商店買子彈還有射擊用的橘色陶製靶,一進入這個商店,我傻住了.....櫥窗裡有好多把獵槍,還有粉紅色的捏!然後有一大堆打獵用的奇怪東西,清潔槍支用的刷子、油....,這間商店有點像台灣的B&Q那種,有賣油漆、五金用品、還有燈具、農場用具...等,試著想像一下有一天當你走入B&Q,然後有一區域是賣子彈、獵槍、裝備...等物品,那種容易取得與購買的方式真讓人驚訝啊!


很多子彈

打獵時掩飾的東西


這些都是些聞起來是動物的味道,塗抹在身上避免讓獵物聞到人味

接下來我們到了一個公園去打靶,一路上好多打靶的場地喔!


Tommy教的方式是對著空中拋出橘色的陶製盤子,另一人拿著獵槍對準射擊,其實挺難的呢!加上這天早上溫度為零下七度,手套離開手不到一分鐘就感到劇痛,我們輪流打靶,射擊完後都會儘快的將手塞入手套中,很冷啊阿啊!


這是我在零下七度持槍的樣子,左手一點都不想脫下手套!我拿的這把槍是Tommy小時候用的,正常的尺寸實在讓我支撐不久,但此把對我而言,還是無法用如此的姿勢支撐太久,美射擊三發後,我就蹲在地上一直喘息,不知道是不是太冷的關係導致體力不夠,還是我真的太虛弱,兩天後的現在,我都還在肌肉痠痛中呢!

最後獻上我打到的靶,話說這片盤子夾在遠方的樹枝上,我射擊了二次都沒有破,以為根本沒打到,等到清潔場地的時候,我走近一看,靶片上有三個洞呢!不知是這陶片燒製的比較堅固,還是我該補上第三發才會破,Anyway....它成了我的重要回憶,正好能帶回加拿大做紀念。

美國底特律一日遊

底特律,這個曾經號稱為美國的巴黎,風華一時,世界汽車工業之都,吸引了許多美國南部大量移民到此居住,1960-1970年代的衰退與公共汽車工業廢除種族歧視及大暴動,也造成大量的白人逃離此地,黑人居民的比例也大幅上升,許多被遺棄的房屋成為吸毒者的天堂,加上石油危機、80年代的經濟不振,許多汽車工廠遷移,2013年市政府宣布破產,底特律就像是個耗盡利用的城市,充滿著被遺棄的房屋、建築與哀傷的回憶氣息。
最近這幾年,重建的市區有慢慢喚起這個城市的腳步,市區中有許多高聳華麗的建築,誇張大的不像話的美國職棒大聯盟底特律老虎的場地,美式足球場地、賭場的興建.....,下圖的照片是我們在底特律的對岸,加拿大的領土Windsor所拍的,似乎那些巨大豪華的建築能掩蓋祝過去那些哀傷的氣息。


就我個人走在市中心的觀感,看來如多倫多繁忙的高聳建築物到處皆是,但每一個轉角與街頭處處都是還在興建走道、馬路、地下道...等臨時的柵欄,加上天氣冷的關係,瀕臨湖邊的城市道路上的地下道孔蓋總會冒出許多蒸氣,每隔一個轉角皆有約二層樓高往上冒出的白色蒸氣,讓我突然有種明日世界的錯覺,加上穿梭又加速行駛的汽車,與人行道上的街友,如果當時有個爆炸,或是外星人降臨,都不違背發生在這樣的城市景觀中。
話說在這裡開車或是行走,別好奇的用眼睛亂瞄,駕駛中的美國朋友Tommy跟我們說在此駕駛最好眼睛就直視就好,最好別亂喵在一旁的車子的駕駛,而走在街上某些區域,總會有跟隨著我們要零錢的路人甲,甚至加上我與長腳共八人坐在一個小餐廳吃飯,也會有人進來問問你有沒有零錢,在此地會有種手插口袋,錢財收緊緊別亂秀的感覺。

以下有幾張損壞房子的照片,是我在車上拍的,Tommy有開車帶我們繞到一些危險犯罪率較高的區域邊邊,但不准我們下車,車子行駛的速度絕不緩慢逗留,所以這些照片是在高速行駛中狂按快門後再篩選的完好圖片。

這一區大部分的房子都被人為損害,有很多放火燒的痕跡,而十間房屋中約只有一間有人住,Tommy說起大部分火燒的原因是過去有的鄰居不喜歡這些房子會有遊客來拍照或走動,刻意放火燒部分,而有些是一些無所事事的人闖入這些空屋,而在內部生火取暖的痕跡。



左邊的房屋就是空屋




長腳媽說這個慢慢重建的城市,吸引許多年輕藝術家前往居住,他們有打造一些能便宜出租給年輕人居住的房子,所以在這個城市會有很多街頭的藝術品及壁畫,但詭異的是又能嗅到許多危險的氣息,精彩的街頭藝術區域都沒有人煙,車輛都快速急駛過,不過Tommy 還是有暫時停在某一處,讓我到某一區拍照,以撫慰我那看到許多驚人之處卻無法拍照的心情。
以下是我們先到一間Tommy朋友工作的地方,是間小小的陶瓷工場及小型博物館,在內部有許多精美的陶瓷作品。










美國職棒大聯盟底特律老虎的場地



底特律有好多美食呀!中午我們所吃的墨西哥餐廳所付的玉米片都是免費附上的,吃完還能免費添加!



接下來的這一區域的照片是街頭藝術區域的其中一小部分,也是唯一Tommy允許讓我們下來走個五分鐘,事實上他也有些擔心,還特意將車子停在我們可以容易跑回車上的地方,避免有什麼意外發生,讓我感到有些緊張。















Tommy說這個地方曾經是毒品犯罪的區域,後方的空屋曾躲進許多從事犯罪的人們,爾後政府規劃一群藝術家在此做一些街頭藝術,藉此誇張特別的區域吸引遊客來拍照,能使得那些想躲進空屋的人因此打退堂鼓。


 Tommy帶我們到一間甜點屋內買些甜點果腹,看看這些甜品,實在好誘人啊!


 傍晚時分,我們走進了一間叫Party store,裏面像小北百貨,啥蜜都賣,不過高聳又巨大,對一個來自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而言,可以隨意這樣買到酒真是天堂,因為安省在酒精類販賣與飲酒上相當嚴格呀!有興趣知道細節的朋友,請參考我寫的Smart Servise那篇網誌。
http://raquelltravel.blogspot.ca/2016/11/smart-serve.html


酒啊酒啊!比長腳高!


這裡的商店櫃檯都有厚厚的玻璃隔離,下方有個約高20公分的孔,是讓你付錢用的,但在這裏還需將錢投入某一個盒子,顧客是碰不到店員的,這設計感覺好像隨時有人持槍進來搶劫一樣,而上方的照片是販賣一些壯陽藥跟有的沒的提高體力的藥。


夜晚時分,我們體驗了一個超級美式的文化,叫做Fowling ,也就是拿美式足球當保齡球打保齡球瓶子,每個人都要站在黃線後方丟球,約八九點的時候,整個Fowling的場地擠滿一堆人,在場地內行走要隨時注意天外飛來的橄欖球,話說橢圓形的球還真難掌握丟的力道及投擲的方向呢!


附上當晚所吃的阿拉伯式的食物照,當作底特律一日遊的結尾,這裡的食物真的好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