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6

關於旅行中,所遇的危險

晚餐過後,我跟長腳說想自己到圖書館去
長腳說:「為什麼要去?要不要我去載你?你要自己走回來?很危險噎!」
我揚起眉毛反問:「哪裡危險?用走的就可以到啦!這裡是Owen Sound噎!我們家從來都不鎖門,哪裡危險?這裡比起巴黎晚上,安全太多了啦!」
後來長腳並沒有堅持一定要去載我回來,他大概也覺得其實沒必要操心。

的確,從我搬到這裡之後,我從來都沒見過家裡大門的鑰匙,也許上次咱們一家出遠門,長腳爸媽才鎖門吧....似乎住在這裡的許多人也很有默契的有這樣的習慣。不過我也發現許多人都保有尊重不會越界侵犯他人領域的習慣,例如二年前有一次我跟長腳媽臨時去找她的一位朋友,長腳媽只是在大門外大喊幾聲,沒聽見回應就打算要回家,而當時我下意識的只想將大門的紗門拉開,想透過大門玻璃往內看有沒有人,長腳媽馬上制止說:No! Raquell! No!
當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們在台灣常見的許多舉動,其實早已越界到侵犯他人領域,之前的我還未想到這下意識的舉動試探的舉動,其實真的很不尊重。爾後,我觀察過許多來造訪或送貨員或修馬路要我們移動車子的外人,當他們到我們家門外時,也都只是敲門大喊Hallo,等待屋內的人做回應並由屋主自己開門,當然啦!如果是長腳阿姨這麼熟的人,在大喊好幾聲後聽到回應會自己開門啦!

Alright, 那麼現在再回到所謂的“危險”主題,從圖書館回家路上,回想著在歐洲亂晃的日子,因為是第一次出國,在出國前對於歐洲的生態完全無法想像,一個瘦小的亞洲女生,黑眼珠黑長髮又加上小麥膚色,獨自走在巴黎、義大利還真的容易被無所事事的人纏著,猶記得在羅浮宮外的廣場,當時的自己有點搞不清楚該從哪一處進入博物館大門,冬天的羅浮宮不比夏天排隊的遊客,在廣場上那稀疏的人群無法提供走向的辨識,也許是我的表情明顯的讓外人看出是個迷途的羔羊,也不知從哪冒出個巨大約30歲左右的男生,先問我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我以為他會告知我大門該如何走,下一分鐘他便緊緊抓住我的手腕,胡扯一堆他是法國人,他可以為我導覽這個城市,他知道哪裡有漂亮的風景,先去看完他說的美麗風景後會陪我去看展覽.... 他的口音讓我意識到他絕對不是法國人,當下我心裡已經提高警覺,可是他的手抓得超緊,很難甩開,甚至我覺得如果我在廣場大聲尖叫,下一秒他也許會拿東西塞住我的嘴,輕易的把我抓到無人之處,所以我一直保持輕鬆的表情跟他扯一堆五四三,聊一堆不相關的東西又一邊看有沒有人從我身旁路過(他的手還是緊抓不放啊!),一直到看到一個高瘦的男生走進,我馬上大喊問他知不知道該從哪裡進入羅浮宮買票,那個路人親切地為我指引方向,花了約一分鐘左右的時間,緊抓我的手也在當時鬆掉了,我也在想要趕快用跑的,但當路人離去後,那個自稱是法國人的怪人馬上飛撲過來把我抱住,對著我的頭髮猛親,說著:我當你一天的男朋友好不好?....(阿啊啊!我要回家洗頭!)接下來我知道倘若我使力或是掙扎,是無法敵過這孔武有力的怪人,所以我又刻意的培養起那種拖拖拉拉百依百順的情緒跟他扯當男友要幹嘛啦?扯一堆感情這種事吼..對很多事都沒幫助.男朋友一點都沒有用啦...怎樣怎樣的心事大吐露之亂扯一通,幸運的是這怪人還真的有在聽呢!不知道是我太會亂編故事,將他頭腦導向一個想認真跟我溝通這部分想法的境界,而讓他沒時間去想下一步要怎麼拉到我哪裡去,我也一步一步慢慢走到人多的入口處,好不容易到了滿滿人群之處時,我直接說:「好啦!現在我要進去買票,你也要來嗎?」怪人大概覺得在人多處若做什麼舉動,他大概也無法得逞,也因此才放開那髒手,嘴巴還扯著一些:「噢!你不等我帶你去一些地方噢?噢...不然給我一個kiss好不好?喔喔...」我揚手對他揮一揮說拜拜,浪費了我一個小時看展的時間,誰還懶得去理他作回應?

日後,無論是在佛羅倫斯、羅馬、泰國邊境,有很多諸如以上接近騙術或是趕不走一路跟的蒼蠅,皆是在臨時須作冷靜處理的方式度過,我常在回想倘若當時的自己,很直接的秀出心裡的情緒,憤怒或恐懼似乎無法幫助躲過一劫,也許是自己幸運,也可能是恐懼的當下我還能夠冷靜回應,但也因此我順利地走過了,成為旅行中那與人傾訴地佐料。




皇家農業冬季博覽會The Royal Agricultural Winter Fair

十一月初的一個週末,我跟長腳一家特地到多倫多拜訪長腳爸媽的醫生朋友,有個豐盛的晚餐,並與住在多倫多的長腳妹相聚。長腳媽特地提到在多倫多的農業博覽會,長腳感覺得出來媽媽很想去,所以他決定不管朋友怎樣的邀約,我們至少要空出一個週六的下午,特地陪媽媽到博覽會看馬。

長腳媽年輕的時候有在這種博覽會工作過,工作的內容跟這些馬術協會相關,所以她對這些馬的種類、協會如何工作等細節了解許多。此種農業博覽會不外乎就幾乎是動物的選美大會,以及農業、畜牧業相關產品的銷售,當然還有一堆雞、豬、牛、羊、馬等的選美大會,長腳媽只想專注在馬的部分,而博覽會的場地超乎我想像的巨大,我們決定就將時間花費在觀賞準備選美大會的後台,也就是馬休息跟洗澡的地方。

原本在我的想像,馬廄不就是臭臭的馬糞跟暗暗髒髒的地方,沒想到當我們抵達時,這個後台根本就是博物館,來自各個國家的馬及協會齊聚在此,每一匹馬都有自己的獨立房間,還有一處專門幫馬洗澡的地方,在此可以盡情的摸馬看馬,除非有些地區放上告示牌表示馬需要休息請勿打擾,若是有心,還真的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拿本速寫本在這裡幫一匹匹的馬做速寫呢!

準備要去洗澡的馬

金光閃閃的馬車

比較大隻種類的馬

左邊是拾糞的人員,專門不斷清理隨時產生的馬糞

原來馬兒超愛洗澡呀!

這匹因不同種類,比起一般的馬都來得要巨大,牠那隨便一隻馬蹄大小,跟煮湯的鍋子一樣大呢!在我高中的時候,因為參加的社團為馬術社,也因此看過很多馬,也大致了解要如何跟他們相處,可是....這種巨馬....我還是頭一次看到,根本就是馬界的King呀!

準備進入選美場地的馬


準備進入馬車選美大賽的馬兒們


拉小馬用的馬車

農產品展裡的大南瓜

巨馬!巨馬!

懷念一下十月的感恩節餐

話說美國的感恩節才剛過沒幾天,我好像開始懷念剛到加拿大沒多久跟長腳媽一起烤火雞的時候,記得當天要從早上幫忙煮火雞,一直到下午進入到家族聚餐。在這裏,大部份的人都很重視餐桌擺設及佈置,加拿大人是餐前一堆起士跟紅酒當開胃用,完全不同於法國人餐後起士紅酒的飲食步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英法文化參半的國家在法國人到來後的飲食文化有了些改變。
吃感恩節大餐時,每個人必須輪流說一段感謝的話,當然餐桌上的每一個人都專注聆聽發言者的內容,主要的火雞餐結束後,每個人休息個半小時,再來個甜點南瓜派,不管哪種口味的派都還在一旁加一球的冰淇淋,好一個超飽的大餐啊!

By the way, 長腳媽烤火雞時會放培根在上面避免火雞皮烤太乾~


長腳阿姨的餐桌器具


長腳實在無法自拔於一堆起士呀!



一直在聊天~反而都忘了拍火雞大餐的全貌~
也就是說~我很專心在家族聚會啦!沒有一直在滑手機!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6

第一次參加多倫多Art Battle

本週二11/22我獨自坐巴士從Owen Sound到多倫多,約耗了四個小時才到,有關加拿大的交通狀態猶待下回分享,這個全世界第二大國土的國家什麼都大,有好有壞,有時我真的覺得台灣的交通運輸真的超方便的!

Well...為什麼要特地坐車到多倫多,因為當晚我要參加一個藝術活動叫Art Battle,是一個結合party性質與現場繪畫較勁的活動,任何人包括藝術家都能夠參加,只要在線上申請並提供你個人的一些藝術作品圖片及網址,他們會做一些審核,審核通過的藝術家們會被安排在約二星期之後的活動,目前我所看到的是幾乎每個月都會Art Battle的活動,只是發生在不同的城市罷了!
有關Art Battle的活動網址如下:
http://artbattle.com/ 

活動的遊戲規則如下,每場只邀16位藝術家現場作畫,作畫時間只有20分鐘,現場提供壓克力顏料、水桶、畫布、調色盤跟吸水紙巾,藝術家只要攜帶自己的畫筆就好,畫布大小約12F(如果我沒視測錯誤的話),當天會有三場的live painting,第一及第二場是分別將16位藝術家分二個場次,一個場次只有八位較勁,然後都在限時20分鐘下完成作品,讓現場所有的觀眾投票,接下來再從這二場的比賽中挑出少數幾位(我參加的這場挑出五位)進入Final終決賽,也就是第三場,所以若是有進入Final的藝術家們,還要再被限時20分鐘再畫一次,然後所有的觀眾再投票選出一位能拿到獎金的藝術家。

所以...我參加了!然後我有進入決賽,20分鐘內完全無法思考太多,壓克力顏料又不那麼快乾掉的狀態下,必須保持顏色在最佳狀態至完成,其實是要有特殊較勁的方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而大部份來參加的藝術家們似乎過去參加過好多次,其中幾位還拿過幾場的冠軍,不知道是不是在多倫多這個大城市的關係,讓我覺得倍感壓力,每個人都好有來頭的樣子,而包括我在這場的比賽,只有三個人是第一次參加,我記得當下還真的覺得有些緊張。
當我進入決賽時,陪我來的長腳妹跟她的未婚夫Adam整個超興奮,還馬上打電話給長腳媽報消息。話說要再畫第二次,尤其在那麼緊迫的時間下完成,其實挺耗精神的,我記得當下自己腦袋有些混亂,只想慢慢的畫而不想去思考運用什麼快速的技巧,在最後一場的比賽中,冠軍是由一位參加過好多次也拿過許多次獎金的女藝術家得到,老實說我倒是從她作畫的方式上學了不少,知道原來在短促的時間內需要用什麼技巧讓作品達到完成感以及取得大眾愛好的風格。

活動中所有藝術家畫的作品都會被移到一旁的桌上待乾,並在一旁放上一張表格,提供給想購買的人們寫上資訊跟標價,當很多人寫在同一張表格時,藝術作品將會由提出價錢高的那位購買者獲得。我的作品就是在這個情況下,經過幾位人不斷地提高價碼後,最後由一位男士買走囉!還要求我一定要簽名在上面呢!

我並不完全認同如此的活動所繪製的藝術作品是完美的藝術作品,畢竟許多藝術作品是需要時間的累積與感覺蘊量才得以達到驚人的水準,但不置可否的是如此的活動的確能夠讓一些新生的藝術家展露頭腳,尤其在如今這樣資訊發達且講究功利主義的商業化年代,埋頭苦幹的藝術創作者似乎還需要一些手段提拔名氣。

Anyway, I really had fun! 我覺得日後要是在時間地點允許的狀態下,我還是會持續參加這樣的活動,並藉此認識一些當地喜愛藝術的朋友。



右邊數來第二張綠色背景的是我第一輪回完成的作品


被一位男士買走了啦!

在台上主持活動的主持人

好像在叫明星一樣,作畫前一個個的介紹藝術家


我進入決賽時已經感覺快虛脫了~

我跟長腳妹


滿桌的壓克力供藝術家使用

從二樓觀看場地的樣子

Welcome Package來自加拿大的歡迎禮盒


加拿大政府對新移民的新生活其實很用心,每個新移民都能免費索取一個welcome Package,雖然裡面的物品不是什麼超級昂貴的東西,都是些贊助商贊助的生活用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盒子附上的會員卡是能夠上網登錄且終身使用,每年都會有一堆優惠卷能夠下載,幫助新移民能在購買些物品上省一些錢。

我也發現領取歡迎禮盒的機構都有一些免費的英文課程,提供給新移民在語言方面的學習機會,進去這個機構的時候,會有種很溫馨的感覺,一大堆幫助新移民居住與教育還有醫療的資訊,還有一堆電腦免費供人查詢資訊跟找工作,另外我還看到他們還有項工作任務是協助翻譯一些文件,讓一個剛移民到新環境的人能夠找的到管道協助任何事,這樣的社會福利設施讓我覺得好窩心噢!
上網索取welcome package的網址:
http://www.welcomepackcanada.com


左邊那本厚厚像筆記本的書,是加拿大政府特地為新移民設計的萬用手冊,內容是有關加拿大的歷史文化,還有許多在地的生活須知,當然還包括一堆能尋求資源的政府單位資訊,讓一位剛移居到相異文化的移民能夠輕易的掌握大環境的資訊,覺得很溫馨呢!

附有許多優惠卷的雜誌,左上角的卡片需要上網做登錄才能開始使用優惠卷噢!

看到這些小東西,長腳一家不約而同地大笑,覺得又可愛又溫馨!


Monday, November 21, 2016

Owen Sound聖誕遊行

加拿大每個城市或小鎮都會有聖誕節的遊行,通常作為開啟聖誕假期的opening,為還未到來的聖誕節做一個暖身活動。

今年在Owen Sound的聖誕遊行是在11月19日週六舉行,感覺所有鎮上的人全都跑出來圍觀,包圍了鎮上的馬路,當然還有警察在指揮交通,而參加遊行的隊伍跟團體,我真的都不曉得他們來自哪裏,感覺很像平常看似平靜的小鎮,在當天有許多平常隱藏在地底下的團體,全部通通都浮出地面上,有一些不太真實的感覺。

長腳媽每年都是遊行隊伍裡面裝扮的小丑之一,這個小丑團當然是由長腳媽的朋友組織起來的,所以都是些老伯老媽啦!不過今年長腳媽特地邀我一起當小丑,連同長腳爸也拖下水,長腳爸可是因為我參加才不甘情願的答應呢!當然遊行結束後,他說明年他要退休啦!當個小丑要滿身的活力,他覺得好累~

早上八點15分,我們三人都要趕快跟大夥集合,趕快換裝並化妝,這還是我第一次被拉去畫整臉的妝,塗得厚厚的黏黏白粉實在有些嚇人,被畫完妝後的每個人都認不太出來彼此。


長腳爸自己挑彩虹頭

長腳媽跟朋友

老實說~我覺得幫長腳爸化妝的那位女士技術不是很好,應該讓我畫才對!

嘿嘿!我跟長腳媽定妝好了!

在一旁準備的樂隊之一


遊行中會有一堆來自不同單位的“花車”


我跟長腳爸

一堆小丑小丑小丑

天氣很不美麗,當天早上還下雨,聽鎮上的人說聖誕遊行要是在下雪天遊行,會更美許多!因為全白的背景,搭配豐富色彩的遊行,人們會明顯地感受到聖誕遊行帶來的溫暖,他們說以前遊行時都會下雪,但最近這幾年,全球氣候異常,幾乎要到快聖誕節時,才會有厚厚的下雪天情形。不過,對一個亞洲人而言,剛搬到此地才一個月,馬上進入到遊行的其中一個角色,這樣的經驗其實蠻難得的!而我有認真的擔任此角色喔!邊跳舞邊娛樂路人呢!扮演小丑其實是需要很多很多精力去自high呀!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6

Smart Serve


今天參加了一個很有趣的認證課程,叫做Smart Service。

在加拿大對於酒精類飲料的買賣相當嚴格,更不可以隨手一瓶啤酒邊逛街邊喝,這是會讓警察對你開單,要價200加幣一張罰單。而賣酒的地方只限於一些特定地方有賣,如LCBO、Beer Store...等,跟台灣隨便從7-11買瓶啤酒的情況實在是天壤之別。慢慢的我也較能體會為什麼有時長腳爸媽會特地去LCBO買一些酒回家囤貨的心理,因為這裡沒有在24小時,想喝啤酒就隨時買的到的道理呀!

而我今天參加的考試認證課程,足足花了一整天,坐在辦公室裡的小教室,專注聆聽講師上課、做筆記跟回答問題,整整六個小時不放鬆的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還要看很多影片並回答講師的問題,老實說這是個很有趣的課程,課程內容詳細的分析包括一個人在服務酒精飲料所應俱有的責任,以及安大略省對於透過喝醉而引起的傷害如酒駕等事件所追朔的法律責任,這些都讓我覺得在此省份要販賣及喝酒的管理上相當妥善且嚴格,我想...加拿大地大馬路空曠,真的很容易讓一個開車的人不知不覺的踩油門,有如此嚴格的法律至少將傷害降低許多!

跟台灣很不同之處是在加拿大必須滿19歲才能飲酒,但滿18歲就可以賣酒、當吧台服務生,除了在街上不能飲酒外,如果人們在酒吧喝酒,想出外透氣個五分鐘,抽個菸並拿著從酒吧買的酒在門口喝,是不被允許的。
在餐廳或是酒吧內賣酒的服務生必須有責任去分辨客人是否已經喝醉或是快失控的狀態,此部分的確很難handle情況,在課程中我們至少花了一小時多在很多可能情況上做討論,當然講師也教授我們許多小技巧,能掌握客人不至於酒醉發飆,或是已經失控時該如何處理。有一點必須知道的法律責任問題是,倘若服務生持續賣酒給快喝醉的客人,而此客人離開此酒吧或餐廳後,無論發生什麼意外(酒駕撞人或自己跌倒撞傷...等),賣酒的服務生跟老闆以及餐廳將會背負很大的法律責任,其嚴重性可以讓一間餐廳從此不能營業跟服務生丟掉工作等。
      好一個連坐法啊啊啊!!!(聽完壓力好大)

當然,Smart Service也有教導如何的去引導一個已經喝醉的人要安全的回家,賣酒的服務生跟店家都有責任幫喝醉的人叫計程車,安全的送喝醉的人回家。

我記得課程內容中有項有趣的地方是有關酒杯的底邊形狀,如果酒杯底部是圓形無法站立的杯子,是不被允許賣酒的,因為酒杯無法站立,會使客人想快點喝完。

很長知識的也有很多,如一個人能不能handle酒精的狀況是跟體重、體脂肪、年齡、性別跟其他環境或外來因素有關,而從身高體重等基本條件還能算出一個人在幾小時內,各自從所喝的酒去算出血液中有多少成分的酒精,哎呀呀~好科學呀!!!

最後在這裡談跟大家分享這個資訊,在安大略省若想到餐廳或酒吧當服務生,必須先通過Smart Service的認證考試,拿到証照才有資格當賣酒的服務生喔!

我今天除了必須要專注要滿頭滿腦的英文,耳朵也必須完全打開聆聽跟上課程內容,課程結束後還來個測驗,記得當時自己有點腦門充血處在一個暈眩狀態,一堆生硬的專業單字都還來不及消化時卻要應付考試,整個體力耗費的狀態不輸去考個多益英文考試啊!


中午20分鐘休息時間時,大家都到教室外吃自己攜帶的午餐,只有我默默地坐在原位把一些不會的單字查一遍並配三明治。

課程用書的封面